PCA的历史

以人为中心方法的历史

作者:Howard Kirschenbaum
本文部分内容改编自Kirschenbaum (2003, 2004)

“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由一位名叫卡尔·罗杰斯(Carl R. Rogers, 1902-1987)的心理学家提出。他在成为心理学家前曾是一名神学院的学生。20世纪20年代,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临床心理学,那时该领域才刚刚起步。当时的精神病学主要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儿童指导运动则运用许多指导性技术来服务儿童和在校学生。心理学家和临床社会工作者都渴望找到实用的方法来帮助有心理、情绪和“社会适应”问题的儿童和成人(Kirschenbaum, 2009)。

罗杰斯接受过多种培训,他接触过精神分析、心理测试和测量,以及儿童指导技术。在哥伦比亚大学,他尤其受到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该运动注重帮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并在团体中合作学习。

1928到1940年间,罗杰斯担任罗切斯特防止虐待儿童协会的儿童研究部主任,后担任新罗切斯特辅导中心主任。那些年在罗切斯特,他有机会与数千名问题儿童和成人一起工作,并逐渐形成了他自己关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念。与此同时,其他人也在研究在临床环境中与儿童和成人一起工作的方法。罗杰斯尤其受到奥托·兰克(Otto Rank)的学生们的影响,尤其是杰茜·塔夫脱(Jessie Taft, 1933),她的“关系疗法”将治疗的重点从患者过去的经历转移到关注患者在治疗关系中的自我洞察和自我接纳。

非指导性方法

1940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任心理学教授时,罗杰斯受到学生挑战,要求他就有效心理治疗阐明自己的观点。1942年,他在自己开创性的著作《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中做出了回应。在这本书里,罗杰斯普及了“当事人"(client)这一术语,即“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人“,这是摆脱精神疾病医学模型的第一步。在书中,罗杰斯还介绍了他的 非指导性方法(non-directive method)。他认为,其他人也走在相似的“新方向”上(Watson,1940),但他自己对于有效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描述比其他模型更清晰、更极致,因此,后来业内将所谓心理治疗的新方向与罗杰斯相联系。他的方法基于一个关于人类成长和人格改变的核心假设,几年后,他这样概括这一假设(Rogers, 1950):

这个假设是,当事人本身有能力(或显现,或潜在的)理解他的生活和自身中导致他痛苦的方面,并有能力和倾向重组他自己以及他与生活的关系,朝着自我实现和成熟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内在安适。治疗师的作用就是创造一种心理环境,使这种能力和力量显效,而不再仅仅是潜伏或潜在的。(p. 443)

虽然其他疗法可能也表达了类似的观念,但罗杰斯关于营造治疗性心理环境的方法与其他常用的方法截然不同。罗杰斯最初的非指导性方法完全避免了提问、解释、建议、忠告或其他指导性技术,相反,它仅仅依赖于仔细倾听当事人,接纳当事人本来的样子——无论他或她此刻有多么困惑或反社会——并娴熟地反馈当事人的感受。在咨询过程中,接纳当事人并不意味着允许其突破边界或允许对方在咨询中做出破坏性行为。带着完全的接纳来反馈当事人的感受,能为其更深入的探索创造所需的安全感,也会成为一面镜子,使当事人能够进一步理解和反思自己的经历,从而引导其进一步的洞察和积极的行动。

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罗杰斯和他的研究生伯纳德-科夫纳(Bernard Covner)开始记录心理咨询访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收录了第一份出版的完整心理治疗案例的逐字记录稿。随后几年,罗杰斯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1945-1957 年)建立了世界著名的心理咨询中心,他和他的学生记录并转录了数千小时的治疗过程。这使他们能够细致入微地研究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过程。

当事人中心疗法

罗杰斯渐渐明白,咨询师的态度和他的特定技术一样重要。技术或方法是实施接纳和理解等促进性态度的途径。此外,如果咨询师的这些态度不真诚,那么,再好的情感反馈都不会对当事人有帮助。但是,当咨询师能够在当下真正地接纳当事人,并进入当事人的参考框架,以接纳的态度向当事人传达共情理解,治疗就会变得越来越有力且有效。出于这种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强烈关注,罗杰斯开始使用 "当事人中心 "(client-centered)这一术语来描述他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他和他的同事们的著作《当事人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 1951)对助人行业影响深远。

后来,罗杰斯澄清说,基于态度建立起的治疗关系才是最能促进成长的,他继续完善了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关系中,能给当事人带来积极变化的三个 "核心条件"。首先是接纳当事人的本来面目,接纳其作为一个具有内在价值的人,同时拥有积极和消极的感受和冲动。罗杰斯采纳了他的学生斯坦达尔(Standal, 1954)的一个术语,把这种对人的接纳和珍视称为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第二是共情——“治疗师有意愿并有能力从当事人的角度理解当事人的想法、感受和挣扎......并采用他的参考框架"(Rogers, 1949, p. 84.)。第三是一致性——在关系中保持真诚、实在、真实或一致。罗杰斯(1956)写道:"只有当[治疗师]在这种关系中是一个整合的人,他的经验感受、他对自己感受的觉察,以及他对这些感受的表达都是一致的或相似的,他才最能够促进治疗。"(pp. 199-206)

在罗杰斯最重要的一篇文章中(1957a),他写道,当咨询师将这种一致性、无条件积极关注以及共情理解传达给当事人,使其至少在一个最起码的程度上感知到它们,那么 "有疗效的人格改变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就满足了。罗杰斯认为并证明,当事人本身就有能力和倾向去理解其需求和问题、获得洞察、重组其人格,并采取建设性的行动。罗杰斯说,当事人需要的 不是专家的评判、解释、建议或指导,而是支持性的咨询师和治疗师帮助他们重新发现并信任自己的内在体验,获得自己的洞察,并决定自己的方向。

罗杰斯和他的同事们不仅在著述与教学中,也在在诸多公开的咨询音频和视频中以及实证研究中,强调了这些有关有效心理治疗的原则。自40年代初起的二十多年里,罗杰斯和他在芝加哥大学以及威斯康星大学的同事们,对心理治疗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研究(e.g., Rogers & Dymond, 1954; Rogers, Gendlin, Kiesler & Truax, 1967)。罗杰斯及其团队设计并使用了许多工具来测量当事人中心治疗的变量和结果,包括测量治疗师的接纳度、共情和一致性;当事人关于感受、洞察、自我概念、自我接纳和自我理想的表达;当事人的积极行动、情绪成熟度、社会适应和许多其他变量。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57)授予了罗杰斯第一个“杰出科学贡献奖”

因其发展了一种原创方法,将心理治疗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客观化,构想了一种可检验的心理治疗理论及其对人格和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广泛的系统性研究,以展现该方法的价值,探索并检验该理论的含义。他的想象力、毅力和对科学方法的灵活适应......将这一心理学领域引入了科学心理学的范围内“。(p. 128)

正如颁奖词所述,罗杰斯感兴趣的是心理学理论以及治疗对人格和行为的影响。在心理学中的格式塔和现象学运动,以及他的学生维克多·雷米(Victor Raimy, 1943, 1948)、唐纳德·斯奈格(Donald Snygg)和亚瑟·库姆斯(Arthur Combs, 1949)的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种人格的“自我理论”,至今仍被收录于许多心理学教科书中。该理论描述了个体的自我概念如何形成,社会化过程如何导致个体不信任自己的感觉和自我感知,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体验如何被否认和扭曲,导致个人痛苦和心理问题,以及治疗关系如何帮助个体重组自我感知, 允许以前被否认和扭曲的体验进入意识,从而减少焦虑,提高对新的经验和变化的开放程度(Rogers, 1951, 1959)。

因此,当事人中心疗法因同时拥有理论和研究来支持其对有效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描述而脱颖而出。后来,罗杰斯及其同事继续扩展该理论,发展出:体验理论和治疗变化的过程(Gendlin, 1958; Rogers, 1958; Rogers, et al, 1967);对“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描述,包括对经验的开放性、对自身机体的信任、内在评价源、抛弃虚假外表、沟通的真实性、创造力和对变化的开放性(Rogers, 1961);以及,个体的自我实现倾向如何反映宇宙中的“形成倾向”(Rogers, 1980)。

扩展应用

1963年,离开学术界后,罗杰斯搬到加利福尼亚,加入西部行为科学研究所的工作团队,之后与一些同事一道创建了人的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udies of the Person)。在接下来的25年里,罗杰斯及其同事继续开拓,将当事人中心疗法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中——教育、团队工作、商业、领导力、创造力、人际关系、跨文化交流、团体间冲突解决,甚至国际维和。在每一个种工作中,罗杰斯都展现了积极关注、共情和一致性的促进性条件如何激发儿童、学生、团队成员、患者及其他人的成长、创造力、学习和疗愈过程。

在教育方面,罗杰斯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的研究阐明了教师,或他所谓的“学习促进者”如何提供信任、理解和真实性,让学生自由地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他的工作与美国、英国及其他地方的“开放教育”运动不谋而合,并为其做出了贡献。他的著作《学习的自由》(Freedom to Learn, Rogers, 1969)在之后的25年里再版了两次(包括其去世后的出版作品,Rogers & Freiberg, 1994)。

他关于婚姻的书(Rogers, 1972)通过对伴侣的个案研究,探索了70年代的年轻人实践的新型关系,并论证了开放的态度、沟通和角色灵活性在伴侣关系中的重要性。

然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罗杰斯及其同事探索了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思想在团队和团队领导中的应用。在20世纪40和50年代,他、托马斯·戈登(Thomas Gordon, 1951)和芝加哥大学的同事尝试了“以团体为中心的领导”,即领导者通过接纳、理解、真诚和意愿让团队设定自己的方向,激发了团队成员的巨大能量、创造力和生产力。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戈登、理查德·法森(Richard Farson)、罗杰斯以及其他同事将这种方法扩展到罗杰斯(1970)所谓的“基础会心团体”中,这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团体体验,其中所谓“正常的”团体成员在关系中获得了更多的自我理解、自发性、更好的沟通以及真诚。罗杰斯在职业、商业、宗教、医学、学术、个人成长和机构环境中领导了大量的会心团体。后来,罗杰斯及其同事使用相同的方法促动了更大规模的“团体”,包括有成百上千名听众和参与者参加的工作坊。

以人为中心方法

在认识到以当事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团体为中心的方法日益广泛的适用性之后,罗杰斯和他在人的研究中心(CSP)的同事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个更广泛的术语——以人为中心——来描述他们的工作。也有一些人认为,“以人为中心”比“以当事人为中心”更适合用来描述治疗关系,因为,毕竟,治疗关系不仅仅以当事人为中心,而是一种两人之间的关系。(在咨询文献中,“以人为中心”和“以当事人为中心”现在经常替换使用。)

在探索以人为中心方法在所有人际关系中的应用时,罗杰斯越来越意识到它的政治含义——政治不是指党派政治,而是指权力和影响力在所有人际关系中的分配方式。他除了在《卡尔·罗杰斯论个人权力》(Carl Rogers on Personal Power, 1977)中探讨这些含义外,还在20世纪70和80年代通过以人为中心方法来解决群体间以及国际冲突。他在工作坊和会心团体录影(团体成员包含了多元文化群体,如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以及南非的黑人和白人)中展现了积极关注、共情和一致性——对所有助人关系都同样有效的成长促进性条件——如何增进敌对群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他和他的同事带领了有一百至八百人参加的以人为中心工作坊,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巴西,墨西哥,南非,匈牙利,苏联(Rogers, 1987),以及其他新兴民主国家(Kirschenbaum, 2009)。他们在奥地利鲁斯特组织了一次多国首脑聚会,讨论解决中美洲的紧张局势——这一经历生动地展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在解决国际冲突方面的潜力(Rogers, 1986)。为表彰卡尔·罗杰斯为促成国际理解和冲突解决所做的努力,他在1987年被追授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尽管最终没有入选。

知情人士表示,罗杰斯在专业发展和公民外交方面所做的这些努力,对一些国家的和平与民主化起到了促进作用。正如日本咨询师畠瀬稔(Minoru Hatase)所说,在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教我......要民主,而不是专权“(Kirschenbaum, 2009, p. 500)。他的毕生工作都显示了,支持性和成长促进性条件是如何在各行各业的个体和团体中激发疗愈、促进负责任的自我引领和创造力。在世界各国努力解决群体间的紧张关系并实践自治和自决的过程中,许多人已经认识到,以人为中心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专业人士,而且是一种符合他们民族意愿的积极的、重视人的、、赋权的、民主的理念。

可以说,在众多治疗方法中,以人为中心的方法是很独特的,具有明确的政治含义 ——颠覆了传统的、等级分明的专业角色,在助人者和当事人、教师和学生、领导者和团队成员之间建立更平等的关系,并赋予咨询师和治疗师在其所在社区和更广阔的世界中解决冲突的能力和社会变革的能力。在罗杰斯的追悼会上(以及更早的 1975 年),理查德·法森(Richard Farson)称卡尔·罗杰斯为“一个默默的革命者”。

罗杰斯之后

对于世界各地的许多从业者和学者来说,以人为中心方法一如卡尔·罗杰斯所描述。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这一方法包含以下特征:

  • 相信当事人有“自我实现倾向”,即一种与生俱来的成长、成熟并实现自身利益的动机,尤其当当事人处在支持性的环境中。
  • 对治疗关系的信赖,这种关系以治疗过程中的一致性、共情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为核心条件。
  • 持续关注当事人的内在体验,因此...
  • 没有来自咨询师的诸如提问、解释、建议、辅导以及类似指导性技术或观点(咨询师偶尔做出的一致性表达除外)
  • 避免使用体现精神疾病医学模式的的诊断、治疗计划或其他以治疗师为中心的方法
  • 将当事人视作一个处于“形成”(becoming)过程中的全人,也就是说,处于成为一个更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过程中;因此,咨询不仅关注外显的问题,也关注更整体的变化,如此,当事人可以在咨询关系之外继续成长,继续自我引导。

有人会说,这些特征描述了“传统”、“经典”或“正统”的以当事人为中心或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与另外一些受这些思想影响的从业者、研究者和学者来说,以人为中心这个术语已经被扩展了,甚至被遗弃了。许多人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引入某些技术来帮助当事人进一步自我探索,依然可以被称作以人为中心。因此,比如卡尔·罗杰斯的女儿娜塔莉·罗杰斯(Natalie Rogers, 1993)发展了“以人为中心的表达性疗法”,让当事人和团体成员参与创意艺术,并利用共情倾听来帮助他们探索创造性表达的意义及其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尤金·简德林(Eugene Gendlin, 1978, 1993)发展了“聚焦”和“以聚焦为导向的体验式心理治疗”,作为一种帮助当事人更深入地体会其“内在体验”的方法,同时继续以共情倾听作为推进探索的主要方法。莱斯利·格林伯格(Leslie Greenberg)、罗伯特·埃利奥特(Robert Elliott)等人发展了“过程体验”以及“情绪取向疗法”(Greenberg, Rice & Elliott, 1993; Elliott & Greenberg, 2001),综合了格式塔及其他技术来引导治疗过程,同时仍然重视促进性关系的重要性。其他以人为中心流派的例子还包括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疗法(e.g., Landreth, 1991)和加里·普劳蒂(Garry Prouty, 1999)发展的“先期治疗”。所有这些方法都与以人为中心的经典概念密切相关,并在世界各地拥有大量追随者。

因此,如今,以人为中心的领域中存在一些争议,即是否应该将“以人为中心”这个术语专门用于描述罗杰斯的传统或经典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还是也可用来描述以人为中心这一方法中的“诸多流派”(Warner, 2000)。

1987年罗杰斯去世后,以人为中心的运动继续在世界各地传播。在一些国家,特别是在欧洲,随着大学和培训机构培养出以人为中心的从业者,开展起稳健的研究计划,政府对执照的认可,以及保险公司的报销,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已经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一些国家,例如英国,经典的以人为中心的咨询始终占主导地位;在其他国家,比如德国,以人为中心运动的其他分支流派则获得了更多的认可。世界各地有许多以人为中心的专业组织,总数量大约成百上千。一项研究(Kirschenbaum and Jourdan, 2005)表明,在罗杰斯去世后的15年里,关于罗杰斯和以人为中心方法的出版物比之前的40年还要多。这一趋势仍在持续。

在美国,以人为中心的方法被作为所有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础课程来教授,但也有人认为它已经过时,或不足以进行真正的治疗工作。2002年,罗杰斯诞辰一百周年,越来越多关于以人为中心的书籍和DVD问世,重新唤起了美国及其他地区对这一方法的兴趣。以人为中心发展协会正在努力重新唤起新一代学者、学生和从业者对以人为中心方法的兴趣。

参考文献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57, March). Distinguished Scientific Contribution Awards for 1956 – Carl R. Rogers.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2, 125-133.

Davis, K.L. (1994). 治疗师行动在过程-体验式治疗中的作用。 未发表的博士论文,托莱多大学。报道于Elliott & Greenberg, 2001, p. 290。

Elliott, R., & Greenberg, L. (2001).过程-体验式心理治疗。在D.J. Cain和JU.Seeman (Eds.), 人本主义心理疗法:研究和实践手册 (pp. 279-306).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n.

Farson, R. (1975). Carl Rogers, a quiet revolutionary. In R.I. Evans, Carl Rogers: The man and his ideas (pp. xxviii-xliii). New York: Dutton.

Gendlin, E.T. (1958). The function of experiencing in symboliz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Gendlin, E.T. (1978). Focusing. New York: Everest House. (2nd edition, New York: Bantam, 1982).

Gendlin, E.T. (1996). Focusing-oriented psychotherapy: A manual of the experiential metho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Gordon, T. (1951). Group-centered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In C.R. Rogers, Client-centered therapy: Its current practice, implications, and theory (pp. 320-383).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Greenberg, L., Rice, L., & Elliott, R. (1993). Facilitating emotional change: The moment-by-moment process. New York: Guilford.

Kirschenbaum, H. (2003). Carl Rogers and the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A 60-minute videotape/DVD presentation. Webster, NY: Values Associates.

Kirschenbaum, H. (2004, Winter). Carl Rogers’ life and work: An assessment on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his birth.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82,1, 116-125.

Kirschenbaum, H. (2009). The life and work of Carl Rogers.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Also published by PCCS Books, Ross-on-Wye, UK, 2007.

Kirschenbaum, H., & Jourdan, A. (2005).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rl Rogers and the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 42, 1, 37-51. 心理治疗。理论、研究、实践、培训, 42, 1, 37-51.

Landreth, G.L. (1991). Play therapy: The art of the relationship. Muncie, I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Prouty, G. (1999).以人为本/体验式方法中的治疗前和象征性体验前的演变。In L.S. Greenberg, J.C. Watson & G. Lietaer (Eds.), 体验式心理治疗手册 (pp. 388-409).New York:Guilford Press.

Raimy, V. (1943). The self-concept as a factor in counseling and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Raimy, V. (1948). Self-reference in counseling interview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12, 153-163.

Rogers, C.R. (1942).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Newer concepts in practic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Rogers, C.R. (1949). The attitude and orientation of the counselor in client-centered 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13, 82-94.

Rogers, C.R. (1950). A current formulation of client-centered therapy. Social Service Review, 24, 442-450.

Rogers, C.R. (1951). Client-centered therapy: Its current practice, implications, and theor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51.

Rogers, C.R. (1956). Client-centered therapy: A current view. In F. Fromm-Reichmann & J.L. Moreno (Eds.). Progress in psychotherapy (pp. 199-209). New York: Grune and Stratton. 心理治疗的进展 (pp. 199-209).New York:Grune and Stratton.

Rogers, C.R. (1957).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therapeutic personality change.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1, 2, 95-103.

Rogers, C.R. (1958). A process conception of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 13, 142-149.

Rogers, C.R. (1959).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 In S. Koch (Ed.), Psychology. A study of a science. Vol. III: Formulations of the person and the social context (pp. 184–256). NY: McGraw-Hill.

Rogers, C.R. (1961). A therapist’s view of the good life: The fully functioning person In Rogers, C.R.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pp. 184-196).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Rogers, C.R. (1969). Freedom to learn: A 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 Columbus, Ohio: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Rogers, C.R. (1970). Carl Rogers on encounter group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Rogers, C.R. (1972). Becoming partners: Marriage and its alternatives. 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Rogers, C.R. (1977). Carl Rogers on personal power: Inner strength and its revolutionary impact. 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Rogers, C.R. (1980). A way of being. Boston: Houghton-Mifflin.

Rogers, C.R. (1986, Summer). The Rust workshop.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6, 3, 23-45.

Rogers, C.R. (1987, Summer). Inside the world of the Soviet professional.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7, 3, 277-304.

Rogers, C.R., & Dymond, R.F. (Eds.).(1954) 心理治疗和人格改变: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的协调研究。芝加哥: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ogers, C.R., and Freiberg. H.J. (1994). Freedom to learn. Third edition.. Columbus, OH: Charles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Rogers, C.R., Gendlin, E.T., Kiesler, D.J., & Truax, C.B.(编者)。(1967). 治疗关系及其影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治疗的研究.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出版社。

Rogers, N. (1993). The creative connection: Expressive arts as healing. Palo Alto, C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Also published by PCCS Books, Ross-on-Wye, UK, 2000.

Snygg, D., & Combs, A.W. Individual behavior. New York: Harper, 1949.

Standal, S. (1954). The need for positive regard: A contribution to client-centered theor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Taft, J. (1933). The dynamics of therapy in a controlled relationship. New York: Macmillan.

Warner, M. (2000). Person-centered psychotherapy: One nation, many tribes. Person-Centered Journal, 7, 28-39.

Watson, G. (1940). Areas of agreement in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10, 4, 698-710.

2024 年大会

2024 年会议将于 7 月 24 日至 28 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奥罗拉市举行,并将在网上举行。

立即预订

The Person-Centered Journal - All volumes online